1.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一項重要戰略。面對當前資源約束趨緊、環境污染嚴重、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,每個人必須要尊重自然、保護自然。在節約能源、保護環境、自然恢復等手段之外,立體綠化更是一種..的補充方法。它有助于改善城市熱島效應、降低建筑能耗、凈化城市環境等,具有生態、經濟、人文等多重效應。
傳統的外立面材料包括石材、墻磚、涂料、Lowe玻璃等,它們的運用范圍極廣,甚至達到隨處可見的程度,不少人對此產生審美疲勞。于是,由立體綠化技術帶來的植物“呼吸”幕墻應運而生,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應用在項目上,使得一棟棟建筑化身“吸粉引流神器”。
3.立體綠化的塑景效果..
立體綠化除了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,還能讓城市“花樣”變身,給人們一場目之所及的視覺盛宴。植物沿著建筑不斷攀升,將自然景觀推向天空,使得建筑的觀感變得更加柔和。
綠化率多少、空氣是否清晰、是否出門見綠、房子是否冬暖夏涼等等都是人們十分關心的話題。而第四代建筑/垂直森林恰好將垂直綠化、空中園林與高層建筑融合,在都市內再造森林,.大程度地滿足了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的訴求,提升了人居環境舒適度。
從把握建筑迭代趨勢、呼應市場需求的角度上來看,立體綠化是開發商、建筑師們的一大“神兵利器”,未來必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不過,城市建筑立體綠化在激勵措施、產品技術、管理方式上仍有不成熟之處,整體發展力量相對單薄。我們建議行業同仁加強科研和技術開發,培養施工養護專業隊伍,并將建筑植物全生命監督和使用后評價重視起來。